作者 主題: [新聞]暖化警訊!台南鹿耳門 水母漂滿溪  (閱讀 9606 次)

0 會員 與 1 訪客 正在閱讀本文。

離線 supercall

  • 管理員
  • *****
  • 文章數: 835
  • 評價 1
[新聞]暖化警訊!台南鹿耳門 水母漂滿溪
« 於: 六月 20, 2008, 11:27:22 上午 »
暖化警訊!台南鹿耳門 水母漂滿溪

台南市鹿耳門溪最近出現成千上萬的水母,其中,漁民林忠民架設的流刺網一次捕到超過三百台斤水母,每隻直徑廿多公分,
比手掌還大,有如特大號肉圓;但這些水母不能吃,而具經濟價值的漁獲只有一尾草蝦和三隻螃蟹,令林忠民叫苦連天。

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系教授羅文增說,近兩年來,水母常在亞洲海岸大批出現,這是地球暖化的警訊;
水母專門捕食海域浮游生物、小魚、小蝦、小蟹及卵。當水母大量增生時,會造成當地漁業資源枯竭,
以往,台灣海域每十二年可看到水母大量繁殖一次,如今幾乎年年出現。

他說,水母大量繁殖的原因有三,一是海水溫度升高,水母無性生殖加快;二是人為汙染造成海水優養化,浮游生物增加,讓水母有足夠的食物;
三是濫捕造成大型魚類減少,致水母沒有天敵。

漁民林忠民說,他在鹿耳門溪捕魚四十多年來,頂多一次看到十幾隻水母,每隻體積只比貢丸大一些,從沒看過成千上萬這麼多的大水母。

羅文增說,這些水母應是根口水母,和去年在台中港大批出現的端棍水母不同。

國立屏東海生館研究浮游生物的張文炳博士說,水母大量出現、密度過高,會造成養殖鮭魚大量死亡,紐西蘭和北愛爾蘭都曾發生這樣的案例;
但台灣水母大量出現的密度沒有這麼高,也應該是短暫現象。

羅文增表示,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研究團隊將許多品種的水母,發展成具經濟價值的海蜇皮等;但是僅限台灣東北角乾淨海域出產的水母能加工製成食品。

台灣西部許多海域因汙染嚴重,水母有腥臭味,毫無經濟價值。


離線 supercall

  • 管理員
  • *****
  • 文章數: 835
  • 評價 1
[新聞]水母大軍包圍 全球海洋生態失衡
« 回覆 #1 於: 六月 22, 2008, 01:42:13 下午 »
水母大軍包圍 全球海洋生態失衡

(法新社巴黎二十一日電) 專家警告,全球各大海洋的水母因捕魚過度和氣候變遷而大量增殖,已成為生態系統失衡的確定跡象。

法國巴黎「海洋學研究所」人員高伊說:「水母是個很好的環境指標。」她說:「水母愈多,就愈能顯示情況有變。」
這種無大腦生物幾乎完全由水份構成,而人類對魚類貪食無厭所造成的真空,就由這種原始動物不動聲色地填補。

海洋生物學家說,移除水母是困難之事。海洋保育組織的研究主任艾吉拉說:「水母已占據了許多其他物種的空間。」
這種人類了解有限的無脊椎動物所造成問題最嚴重之處,莫過於地中海盆地。這個海域因水母數量激增,而排擠了海洋原生物種,
並威脅到濱海地區的旅遊業。

科學家儘管對於水母這種燈罩形生物仍了解有限,但已一致認為,這種生物今夏將再次包圍地中海近岸水域。
水母的觸鬚會使獵物癱瘓,也會使人體產生劇痛的疹子。